行以致远|上海黄浦,何以更潮、更新、更幸福?

行以致远|上海黄浦,何以更潮、更新、更幸福?

hyde1 2025-08-28 商业装修 4 次浏览 0个评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8月27日,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围绕“奋力打造上海中心城区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主题,聚焦黄浦区,聆听上海的心跳。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44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99亿元;区域经济密度达到163亿元/平方公里,保持上海市首位、全国前列……发布会上,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亮出“十四五”成绩单。从集聚金融、科技优势,到持续推动消费“破圈”;既留住年轻人才,也实现“老有所养”;通过城市更新筑牢民生保障,黄浦尽最好资源为民生“加码”,已在2023、2024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8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探访黄浦区南京路步行街和“苏河之眸”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感受二次元和老字号在“中华商业第一街”上共生共鸣,见证老年居民在苏州河畔度过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更潮:发展青春经济和首发经济

黄浦,有外滩、南京路、豫园等重点地标,也有庞大的游客消费群体。在这样的资源禀赋之下,黄浦促进消费主要是注重以人为本,持续挖掘消费潜力。比如,打造青春经济、做强首发经济、发展“全年有戏”的演艺经济。通过引导和支持商业企业自主更新,尤其是二次元、潮玩、策展等周边产业,多点开花,带动商业街区年轻化转型。

今年6月29日晚,《侏罗纪世界:重生》在上海举办首映礼,当天中午,影片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来到位于南京路步行街的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打卡店内恐龙装置并挑选恐龙玩偶。

原来,紧跟电影热度,该店焕新升级为“侏罗纪世界”主题门店,同步上新联名产品。“上新当天,侏罗纪世界IP的营业额大约占到全店营业额的60%。”名创优品区域经理杨玉琳告诉记者,该店自去年10月开业以来,已累计上线155个IP,9个月便实现单店销售额突破1亿元。作为全球首个场景式IP联名集合店,该店面积近2000平方米,汇聚三丽鸥、迪士尼、哈利•波特、chiikawa等知名IP。目前IP相关商品的消费占比达全店商品的80%,接下来还有望达到85%以上。

消费者在店内购物。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 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摄

“上海的旅行属性非常强,南京路步行街拥有非常高的客流。我们从选址,到配合上海特色做出一系列的装修设计和调整,也是通过市场消费趋势去洞察到年轻人探店、逛店的需求。”杨玉琳介绍,目前该品牌所有IP的上新和首发,都会将“全球壹号店”作为首选。

隔街对望处,TOP TOY全国首家旗舰店已于今年1月试营业,3月22日正式开业。“我们以IP为导向陈列产品,同时为消费者设计了大量的打卡点和互动装置。”店长孙强告诉记者,“目前店铺的(合作)IP在800个以上。作为旗舰店,我们的产品非常多,还有其他店没有的‘国模’产品和上海限定的原创毛绒挂件。”

全国首家旗舰店定址于南京路步行街,TOP TOY同样是被这里具有竞争力的客流所吸引。“我们一方面是以展促售,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以体验和打卡的方式来不断扩张声量,带给消费者全方位的体验。”孙强表示。

TOP TOY全国首家旗舰店为消费者提供的打卡设置和场景

同在南京路步行街,百联ZX创趣场由地标建筑华联商厦蜕变而来,从2023年1月开业截至2025年3月,累计接待客流超150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5亿元,已成为二次元文化社交地标。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也突破原有商业模式,不仅打造二次元街区,还建设了上海最大的音乐剧矩阵,商场内剧场数量达到21个,周末可容纳2000至3000名观众观看沉浸式演出。

曾经的南京路,承载着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是游客来上海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如今,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更是变身潮流“痛街”,成为新世代心中的二次元购物胜地。

这是黄浦区持续推动消费“破圈”的一个缩影。目前南京路、淮海路、豫园商圈集聚青年经济业态和消费人群,已然呈现出不一样的活力。同时,“十四五”以来,黄浦结合实体空间改造焕新,引进各类高能级的首店、旗舰店、体验店一共919家。今年已吸引69家首店、旗舰店入驻,居全市第一。

更新:扎实推动外滩“第二立面”更新

这个夏天,在百年建筑外滩·中央广场穹顶下,持续一个月的沉浸式仲夏夜派对免费向公众开放,带来音乐、啤酒、光影……

“沉浸式仲夏夜派对”现场,市民游客观看演出。  资料图

外滩·中央广场颇有渊源。其位于外滩“第二立面”,由四组上世纪20年代的老建筑组成,包括上海滩家喻户晓的修配胜地中央商场、美伦大楼、华侨大楼和新康大楼。中央商场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吴婷华表示,外滩·中央开放以来运营情况良好,整体出租率和开业率保持在70%以上,中庭开设常态化市集,项目月均接待顾客超47万人次。今年6月底,外滩·中央集中退付点更是升级为“全市通退”服务枢纽,成为上海首个覆盖全市所有离境退税网点的集中退付点,受到游客欢迎。

同在外滩“第二立面”,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外滩百年历史建筑“老市府大楼”已完成保护性综合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全球招商。

“在外滩区域成片的更新改造过程当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重现风貌和重塑功能。”外滩投资集团副总裁朱亦锋介绍,外滩是国家级历史风貌保护区,在对每一栋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的过程中,对其历史进行充分研究是重中之重。“我们做外滩老市府的时候,图纸是一个一个地方去找的,我们甚至找到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英国档案馆,为了尽量把老图纸收集齐。然后再进行甄别,保留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去伪存真,再结合功能进行改造。”朱亦锋说。

扎实推动外滩“第二立面”区域城市更新,对黄浦而言,是一项独特而艰巨的任务。

老外滩地区有177栋老大楼,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区域。截至目前,黄浦区已实现了近3600户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同时完成了43幢老大楼产权归集。今年,外滩01、02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获得批复,目前正在推进03单元中的上海海关、浦发银行所在的街区。

“十四五”期间,黄浦区始终坚持把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作为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发展任务,共实施32个成片旧改项目,于2022年7月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历时30年、原计划2035年前完成的成片旧改任务,超3.7万户居民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成片旧改完成后,城市更新的脚步仍未停歇。目前,黄浦正在全力推进小梁薄板改造,按照计划,今年全力把黄浦零星二级旧里、手拎马桶问题解决,明年,争取能够把小梁薄板房屋改造艰巨任务解决,推动民生水平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苏河之眸”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便民集市

更幸福:多元服务装进老年人10分钟生活圈

8月27日中午,“苏河之眸”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充满了热闹的烟火气。一楼大厅内,包括修伞、修鞋、缝补衣物等内容的便民集市正在开展,受到了众多老年居民的欢迎。

同时,社区长者食堂内,不少居民正在就餐,菜品荤素搭配、价格实惠。南京东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王颖介绍,“社区老年人凭证可享受4款老年优惠套餐,老人出示助老服务卡还可以享受8.5折优惠。”

“苏河之眸”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由南京东路街道打造,正如其名,中心坐落于苏州河畔,是一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莹介绍,服务中心共有5层,内有智慧健康驿站、社区食堂、日托所、城市书房,有提供专业照护的长者照护之家,也有市民健身驿站、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等,楼顶还有观景露台,可俯瞰苏河美景,为市民群众提供多元化共享空间。

“老年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基本都能在这栋楼里满足。”郑莹表示,中心旨在把“医、食、康、养、文、体”的多元服务装进老年人的10分钟生活圈。同时,“这里也是连接邻里情感、弘扬海派文化的地方。”

“苏河之眸”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城市书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除了老年人,“苏河之眸”里还随处可见孩童、学生或白领的身影。城市书房内,学生拿出书本学习、白领打开电脑工作、老人也惬意闲坐,环境舒适、氛围和谐。

在社区嵌入为老服务站,增设口袋公园和健身设施,为老人营造舒心的生活环境,这正是黄浦关注老年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的体现之一。

目前,黄浦区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的占比高达44.8%。黄浦区打造“五边颐养”服务体系,也就是让黄浦老人床边有照护、桌边有食惠、身边有帮扶、周边有布点、手边有响应。

围绕“居家养老”,黄浦首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模式并推广到全市,目前签约超3100户,居全市第一;居家适老化改造完成近1400户;小区整体性适老化改造也在稳步推进,加装电梯累计超430台,完成率居全市第一。

此外,围绕老年人“就医和健康管理”的需求,黄浦区依托区域医联体、社区专科医联体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围绕老年人“吃饭”的刚需,建设了1个配餐中心、13个社区食堂、46个社区助餐点,联手区内老字号和优质社会餐饮共同开展助餐服务,覆盖13万老年人群,推动公共服务保障迈上新台阶。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装修公司,本文标题:《行以致远|上海黄浦,何以更潮、更新、更幸福?》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