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十年禁渔进入第五年,在近期多地开展的科研监测中,珍稀鱼类出现频率提升明显。
云南水富地处长江上游,据水富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5月21日消息,近期,水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水富段)的鱼类资源开展监测调查,发现珍稀鱼类频繁现身。

科研人员连续两天监测到5条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长江鲟,其中最大个体体长126.7厘米。微信公众号微水富 图
监测期间,科研人员连续两天监测到5条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长江鲟,其中最大个体体长126.7厘米。同时,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胭脂鱼和岩原鲤也高频次、多数量地出现,成为水域生态持续向好的有力佐证。本次调查还新记录到短须裂腹鱼、齐口裂腹鱼、中华金沙鳅等物种,进一步丰富了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

该水域累计记录渔获物70余种
据当地介绍,自2023年开展系统监测以来,该水域累计记录渔获物70余种,许多曾经罕见的珍稀鱼类重现,表明河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正逐步恢复。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的第五年。随着禁渔工作深入推进,水富市严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长江上游(云南水富段)水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鱼类种群结构持续优化,珍稀鱼类的出现频率明显提升。
在四川泸州,江阳区转产渔民王彪5月23日协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联合开展鱼类采样监测时,一网拉上来67条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

鳤鱼。江南都市报 图
江西省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吉安站站长刘文玉表示,此次赣江峡江段惊喜发现极危物种鳤鱼令人振奋,这有力印证了赣江吉安段禁捕退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等举措成效显著,为水生生物营造了良好生存环境。
长江支流汤溪河江口段鱼类资源也有变化。
据重庆市云阳县融媒体中心5月22日消息,连日来,西南大学科研人员在长江支流汤溪河流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和生态环境调查工作,为长江禁捕效果评估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据监测,该河段已记录到32种鱼类,其中包括7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口裂腹鱼。数据显示,除重口裂腹鱼等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有所恢复外,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物种的出现频率也有所提升。
目前,长江云阳段已监测到150种鱼类,水生生物资源量较禁捕前明显增加,鱼类种群结构也有所改善,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贵濒危物种渔获比例增高。云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监测数据表明,水生生物多样性呈恢复趋势,重点保护物种数量有所增加,但生态系统完全恢复仍需持续努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装修公司,本文标题:《多地鱼类最新监测:鳤20余年首现赣江,泸州一网捞起67条长江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